
福建省南安市向阳乡向阳村
《泉州晚报》报道都山农庄《小产业里也有大乾坤 各国珍禽落户本地》
体形硕大的鸵鸟,好奇地张望着围栏外的世界;高贵典雅的蓝孔雀,梳理着漂亮的羽毛;害羞的七彩山鸡,看到有人来了就拼命往安全地带躲……这是记者近日在南安市向阳乡向阳村的山沟沟里看到的情形。这个原本少有人知晓的小山村,因为走上孵化珍禽的良种繁育之路,如今有了个远近闻名的小型“动物园”。
□本报记者 王美金 吕斯达 文/图
南安市都山(农庄)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清花在养孔雀
引进优质种苗
这个位于山沟沟里的“动物园”,就是南安市都山(农庄)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记者来到养殖场,合作社的技术员小吴正准备给珍禽们“开饭”。小吴拎着“饭盆”,里面装着地瓜切成的生“薯条”、五谷杂粮粉碎的“营养餐”以及大量的青菜叶子,刚走进去,成群的贵妃鸡、珍珠鸡、绿头野鸭、蓝孔雀就跟在后面追个不停。老吴说,这些禽类都是产蛋孵化幼雏的“生力军”,一日三餐,不仅要管饱,还要吃得好。
而要让这些珍禽吃好,还一度难倒了合作社的理事长姚清花。“因为引进繁育的这些禽类母本来自世界各地,各自的胃口都不一样,刚引进的时候还一度难倒了我们。”姚清花指着在养殖场的竹林下来回跑动的各种小家伙告诉记者,丝羽黑凤鸡是从印度引进的品种,七彩山鸡由本地的山林里采集驯化,贵妃鸡祖籍英国,珍珠鸡来自非洲大陆的索马里和坦桑尼亚,而憨厚无比的鸵鸟同样来自非洲沙漠。
“养殖品种与种苗优劣是养殖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合作社发展珍贵禽类的良种繁育,对其自身以及本地的养殖业而言,都是很有意义的探索。”农业行家叶志桁介绍,对于包括家禽养殖在内的农产品生产而言,品种决定品质,禽类良种的引进、驯化、繁育,不仅存在广泛的市场需求空间,而且还是推动本地养殖业差异化、高端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市场面向全国
“种苗空运到四川,只要4个小时,目前客户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姚清花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繁育的禽类品种已经有30多种,很多是从国外引进的珍稀品种,所以孵化的种苗不仅深受本地以及漳州、厦门的养殖户欢迎,而且吸引了来自北京、新疆、海南、黑龙江等全国各省市的养殖户订购。
“合作社专门设计定制了用以物流配送的纸箱,刚出壳的雏鸡放在里面,也能基本保证安全存活送到客户手中。”在合作社的孵化车间外,记者看到,社员们正忙着将小鸡苗放在纸箱里,然后归类、打包,贴单。技术员小吴告诉记者,这些订单来自合作社开设的都山农庄网站http://www.dshzs.net,一会儿就将送往机场托运,这批“泉州籍”的七彩山鸡苗今晚就会在浙江落户、生长乃至繁育下一代。
“通过网络平台的展销,偏僻山村里的珍稀禽类种苗孵化也可以做成立足本地、辐射省内、面向全国的特色农业产业。”叶志桁告诉记者,因为孵化繁育的品种珍稀、优良,所以外地养殖户通过网络订购种苗也不足为奇。
育而言,由于蓝孔雀不仅是一种极其名贵的观赏品种,而且还是野味浓郁的肉用珍禽,普通饲养8个月就能长到八九斤,达到出栏标准,每只可以卖到1500元以上,所以吸引了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养殖户不远千里前来订购种苗。
带动农户致富
“旺季的时候一天出售种苗一万多只,淡季也有几千只,平均每天出货量在6000只左右,一年下来销售出去的种苗数量在两百万只以上。”姚清花告诉记者,普通种苗每只5元左右,山鸡苗每只40元,蓝孔雀种苗每只300元,小小的孵化繁育在合作经营之下也成了业绩千万元以上的特色农业产业。
“现在向阳村周边已经有158个农户参与到合作社的珍禽孵化繁育经营之中。”向阳村驻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的壮年劳力基本外出工作,村里留守的妇女平日除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儿童之外,只靠种一点田地维持生计。而加入合作社之后,农户们的生活开始滋润起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珍禽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而作为珍禽养殖源头的种苗规模化繁育,目前的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这是本地农户抢抓机遇,发展现代农业与精致农业的一条致富捷径。”向阳乡相关负责人称。